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| 科学研究 | 获得奖项 | 正文
科学研究
获得奖项
适宜全程机械化生产高粱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
发布时间:2021-07-21     文章来源:    浏览:

针对高粱中晚熟产区缺乏适宜机械化生产品种、栽培不规范、施肥不科学、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,育成了株高150 cm左右的高粱新品种,建立了配套高效栽培技术,实现高粱机械化生产,提高了生产效益。

1.填补了我国中晚熟区机械化高粱新品种的空白:通过杂交聚合了国外材料抗性强、株型矮、顶土力强和中国高粱配合力高等特点,育成多抗、耐瘠、株高适宜的不育系SX605A;以优良恢复系与矮杆种质连续重组,选育矮杆、淀粉含量高的恢复系SX133和SXR861;育成了适宜机械化生产、生态适应性强、产量高、品质好的高粱新品种“晋杂33、34号”,分别于2013年和2017年通过山西省认定和农业部登记,建立了“三矮”高粱育种体系,实现了“二矮”向“三矮”的转变,降低了株高;突破了分蘖高度和熟期与主茎不一致等瓶颈,育成了矮株、抗倒、叶片窄小、株型紧凑、穗柄稍长适宜于机械化收获,穗中紧防蛀虫的理想株型模式。

2.建立了高粱机械化生产的农艺措施:明确了新品种高粱的养分需求特征,阐明了栽培模式、氮素利用、产量及品质的协同效应,探索了有限灌溉条件下产量、品质及对水肥灌溉及氮肥耦合的响应,为中晚熟区适宜机械化高粱栽培奠定了理论基础。

3.集成了高粱全程机械化配套栽培技术体系:研发精量高粱播种盘和免追肥高粱专用肥,分析了收获时期与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关系;实现了高粱精量播种与施肥一体化、免间苗免追肥和机械化收获籽粒直接进仓。

4.新品种是我国春播中晚熟区机械化栽培主干品种,晋杂34号是该生态区的区试对照品种,山西省主推品种;项目成果获专利2项,制定标准2项,发表论文23篇;使我国高粱育种和栽培水平达国际同类性能指标。

5.新品种在山西、内蒙、吉林等地累计推广224万亩,增产9815万公斤,增收2.06亿元;新技术累计推广115万亩,节支1.17亿元;种子和肥料企业累计增加销售收入6500余万元。

山西农业大学(山西省农业科学院)高粱研究所  地址: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蕴华西街238号
电话:0354-8593500  邮编:0306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