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| 新闻动态 | 科研动态 | 正文
新闻动态
科研动态
亚洲玉米螟颗粒体病毒OFGV-1新种及其利用
发布时间:2019-07-20     文章来源:    浏览:

成果名称

亚洲玉米螟颗粒体病毒OFGV-1新种及其利用

授奖时间

1995/3/1

获奖级别

省级

获奖类别

科技进步

获奖等级

第一完成人

殷永升

合作者

常金玉、裴美云、孙国机、王言贵

主持单位

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

合作单位

成果介绍

山西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于1986年从田问玉米螟病死虫尸中,分离到一株对玉米螟致病力强的颗粒体病毒,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电镜观察,提纯样品为卵园形或椭园形包涵体,内含杆状病毒粒子,通过对病毒特性和病理学研究,证明该病毒属于杆状病毒属亚属凡定名为亚洲玉米螟颗粒体病毒OFGV一1。根据已掌握的文献,该病毒属国内外首次分离的一个新的昆虫病毒株。 1988一1991年在太谷、祁县和榆次市进行了应用技术研究,在玉米螟产卵高峰,每次使用本病毒20毫升(20毫克),可使虫口下降80一85% ,有的高达90% ,高于苏云金杆菌Bt乳剂,与1605农药相当。该病毒选择性强,不杀伤天敌。四年累计防治面积21000多亩,共挽回损失粮食1、50多万公斤,增加产值75万余元。 根据1985年国家新药毒性试验的要求,进行了系统的毒性试验,均无异常改变,证明该病毒是安全的。

成果效益

玉米螟是世界性杂食性的大害虫,也是我国十大虫害主要防治对象之一,多年来,对玉米螟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农药及以虫治、以菌治虫等方法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,但前者易造成人畜中毒、环境污染、生态平衡也遭破坏,害虫抗药性提高,后者,防治玉米螟峰卵不易相遇,防治效果低,而且对养蚕业区也有一定影响。而采用高效无毒的病毒杀虫剂,既能完全克服上述不利因素,又能有效地防治玉米螟。

山西农业大学(山西省农业科学院)高粱研究所  地址: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蕴华西街238号
电话:0354-8593500  邮编:0306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