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庆军,1970年2月生,山西昔阳人,研究员,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酿造高粱研究室主任,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,山西省“五一”劳动奖章获得者。他长期在科研一线从事高粱新品种选育、种质创新改良、育种技术研发应用等工作,在高粱矮秆、高配合力亲本系创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,为实现高粱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。构建了矮秆×窄叶种质杂交改良模式,促进了高粱育种由传统的稀植大穗高秆型向密植群体矮秆型转变。在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,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,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永葆初心,醉心科研
程庆军自参加工作以来,通过不断的理论知识学习以及长期一线育种工作经验的积累,不断开拓创新研究思路,发展研究领域,提出以提高高粱生产效益水平为主的研究方向,在高粱种质改良、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应用研究、株型亲本系创制、早熟高粱新品种选育研究、机械化栽培高粱新品种选育研究、高淀粉酿造高粱新品种选育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,开辟了园艺高粱的选育研究,为高粱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。
为解决高粱倒伏问题,降低农业生产成本,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,程庆军主持完成了我省第一个机械化栽培高粱品种选育研究项目,构建了矮秆×窄叶种质杂交改良模式,创建了机械化栽培高粱杂种优势类群,选育出了适宜机械化栽培的晋杂35号、晋杂40号、晋粱210、晋粱211等高粱新品种;为解决早熟区高粱品种抗病性差、产量低的问题,研究选育出晋杂29号、晋杂36号高粱新品种;为提高高粱品种淀粉含量水平,育成高粱品种晋杂106,淀粉含量达到78.69%;探索开辟利用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利用新途径,创制出含有A3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高粱恢复系SC3030,为我国利用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粒用酿造高粱育种,开创中×中杂优利用新模式奠定了基础。
推广成果,科技助农
28年间,程庆军带领团队育成通过国家级或省级鉴定(认定)、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的不同类型高粱新品种40个,累计推广晋杂22号、晋杂102、晋杂23号、晋杂35号等高粱新品种22个,种植面积达296.1万亩,带动农民增收4.23亿元,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,也让农民切身感受到了科技助农带来的实惠。
程庆军积极与农业种子生产企业以不同形式开展合作,将晋杂22号、晋杂36号、晋粱211等13个品种转让予山西、河北、内蒙古等省内外种子生产企业,转让金额300余万元,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,转让后的新品种正在各区域生产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。
在开辟高粱观赏用途上,程庆军根据高粱资源特性,筛选颜色鲜明、光亮,株型相近的红、黄、白等高粱品种,设计并种植了“中国”“中国梦”等字样,为乡村振兴、乡村旅游、地方特色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。
授业传道,传承科研
工作中,程庆军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,通过技能传授、组织座谈等方式引导培养年轻技术人才,进一步提高其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,为农业科学研究点燃“星星之火”。
农业科研周期长、见效慢,而且新品种推广也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,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毅力。为了加强种质资源的创新,每年都需要安排种植6000余份试验材料以观察其生长变化情况,筛选、评价材料、品种优异性,创新改良材料及选育新的品种,在高粱整个生长周期都需要科研人员在田间地头不辞劳苦地工作。特别是在高粱花期期间,正值三伏酷暑天,也是高粱科研中最关键的时期,为提高工作效率,保证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,必须全力以赴、克服困难,连续完成杂交授粉等工作。从种到收,从调查、考种、记录再到数据分析,所有的工作,都有极其严格的技术要求,不但劳累而且还需要足够的耐心和韧性,期间的辛苦不言而喻。程庆军始终忙碌在科研第一线,常常早上8点前到达20公里外的科研基地,晚上天黑之后才能回家。在高粱生长的各个环节,程庆军很少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,但他毫无怨言,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青春,实现着高粱梦。
28年来,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,他始终以服务“三农”为己任,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笃定前行,为持续推进高粱新品种选育、农业提质增效不懈努力,倾力让中国碗装满中国粮。